两晋隋唐

淝水之战的根本性逆转,关键竟然把握在一个两次投降的降将手上

历史鸟 历史鸟 2023/02/05

历史很吊诡,往往在关键时刻因小人物而改变固有的走势。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,前秦本来有号称百万雄师的绝对优势,却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而溃不成军,战事发生根本性扭转。东晋不仅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,前秦也因此一蹶不振离灭国不远。这个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叫朱序,他是前秦的度支尚书,但却在战争中“吃里爬外”,这究竟是为什么?

朱序原本就是东晋降将。他父亲朱焘曾担任益州刺史,地位显赫。朱家受东晋朝廷恩泽久矣,所以不难理解朱序对东晋感情深厚。

当时朱序投降前秦事出无奈。太元四年(379年),朱序奉命镇守襄阳,与前秦军队交战。秦军攻克襄阳后朱序被俘。朱序想逃回东晋,曾藏在夏揆家。但是夏揆遭到苻坚的怀疑而被拘捕,朱序为了不连累朋友主动向苻晖自首。朱序的气节得到苻坚的点赞,非但没有追究他的逃离之罪,还授以高官。就这样朱序在前秦“安定”下来,但是他无时无刻不思念东晋。

一代雄主苻坚为人非常仁慈大度。他对待降将都是网开一面,由于他的大度宽容,他麾下的“战神”慕容垂、姚苌等都是敌国来的。苻坚考虑的只是对人才的珍爱与使用,秉着“用人不疑”的原则,他却但低估了人心,为前秦的倾覆埋下了祸根。

谢石的侄儿谢玄也给符融写信,要求前秦军稍稍后退一些,使东晋军渡过河作战。苻坚正好在策划等东晋军半渡河时攻击,欣然同意。在前秦号令全军后退时,朱序又跳出来大喊大叫:“秦军败了!秦军败了!”并倒戈袭击前秦军,使不明真相的前秦军队真以为失败而四下溃散,顿时乱了阵脚,将士们忙不迭地逃命。御弟苻融也在战乱中“马倒被杀”。在《晋书·谢玄传》中是这样描写前秦军队逃亡的场面:“(苻)坚众奔溃,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,淝水为之不流。余众弃甲宵遁。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帅已至,草行露宿,重以饥冻,死者十七八。”从前秦军队的“投鞭断流”到军队死亡人数能让“淝水为之不流”,前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,也是对苻坚霸业的致命一击。

这场教科书级别的“以少胜多”著名战役让东晋得以维持南方局势的稳定。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篇中曾记载,当时谢安在家与客人下棋,前方战报传来,“客问:‘淮上利害?’答曰:‘小儿辈大破贼。’意色举止,不异于常。”谢氏一族在淝水之战中的辉煌业绩永留青史,朱序这个并不起眼的小人物却是此战的关键人物。

免责声明:凡未注明原创的内容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次 阅读

相关推荐

    数据加载中,请稍后...